中庸之道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庸之道”则被国人视为是对人生真谛的解读,也被后世奉为“为人处事”的真理。

        小时候,常常在报纸、新闻上听闻“走极端”这三个字。而往往与这个词搭配的结局,通常不是生死,便是聚散。慢慢长大了,老是听周围的邻居老人们说什么“中庸之道”。那时的我便幼稚地认为这所谓“中”,就是不好不坏,不上不下,跟成绩排名差不多吧。“中”一定是指那些并不是特别出众的人,而“庸”么,一般总是指那些庸庸碌碌,没什么作为的人吧。

        直到前几个月参加国学大赛。当我真正接触过《中庸》之后,才了解到什么是“中庸”,正如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处事三字诀”。其中“尖”、“斌”、“卡”三个字就足以把为人处事的真谛概括。

        所谓“尖”,则是能大能小者为尖。而“尖”里蕴藏的“中”,意味着大小事皆通、皆能、皆做。任何成大事者,必从小事做起;任何成大器者,必从小人物当起。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是这样,国际影星成龙亦是如此。这是一种灵活变换的智慧,一种顺天时迎人和的体现。只能大不一定能成大事,只能小一定成不了大事。

        所谓“斌”,则是能文能武者为斌。而“斌”里蕴藏的“中”,意味着文武双全、有胆识也有谋略。这是一个人全方面能力的体现与应用。仅仅有文,不免有些书生气,为人处事不免有些犹豫不决,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但仅仅有武,往往遇事冲动、武断,动不动就闹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如果为中,那么就相得益彰了。

        所谓“卡”,则是能上能下者为卡。而“卡”里蕴藏的“中”,则意味着人生的挫折、坎坷,使得自身的处境上下浮动颇大。但是,你却能在此时挺住,你便将韧性和忍性发挥到了极致。著名作家郁达夫做到了,他从事业的巅峰一下子坠入谷底,但他挺住了。因而,肚里能撑船的不一定是宰相,肚里撑不了船的一定不是好宰相。

        凡事只求一个“中”字,当你将中字运用的炉火纯青时,即使不是圣人,也一定不是凡人。我们现在的年龄正是在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我们应当用中庸之道时刻鞭策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我国的国学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