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附图:金中都城近郊河渠水道图

 

   忽必烈灭了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其统治范围远远超过了金朝,而大都城对于漕粮的依赖也已数倍于中都。元朝不但积极开辟南北大运河而且还大力发展海运,无论河运或海运的漕粮都是先到通州,再转输京师。

   还在大都未建之前,当时杰出的水利工程师郭守敬就曾建议引用玉泉山水以通漕,“中统三年(1262年)公(郭守敬)面陈水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灌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钱六万缗。”

   但是这个计划未得实现,因为五年以后,新建大都城玉泉山水已专为宫苑之用。因此要想引水济漕,还必须另寻水源。

   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才又第二次建议另用昌平白浮泉水,引入旧闸河以济漕运。他的原文是这样的:“……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流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瘀,以过舟止水。”这一段话非常重要,不但说明了引水的来源和经过的路线,而且说明了建立水闸和设置斗门的作用。这样的水闸和斗门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谓船闸。既可节水,又便于行舟。这是很可注意的。

    郭守敬这次建议不但实现了,而且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效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河道告成,粮船可从通州以南高丽庄经闸河径入都城,一直停泊在积水潭,史文有“舳舻蔽水”的描写,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为此,这条闸河被命名为“通惠”这个名称,一直保留到今天。但是通惠河的上源,自白浮泉以下以至瓮山泊,这一段很维持长久。原因是这一段引水渠道与西山大致平行,每当雨季,山洪暴发,引水渠道必为所毁。元朝虽然设有专官修守,但由于工程技术的限制,也未能克服山洪的威胁。因此,终元一代,通惠河的运输,仍难免遭到水源的困难。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郭守敬的引水计划中,他充分掌握了“北京湾”西部微小地形的变化。因此,他并没有把昌平白浮泉的水,自西北而东南沿一条直线引向大都。相反的,他却首先把水引而向西,然后再沿西山山麓南转,经由瓮山泊注入大都城,山麓诸泉以及南北沙河的上源都被截流南下。当时所以绕行偌大一个圈子,完全是为了利用天然地形的陂度,因为白浮泉的海拔约60米左右,仅仅高出大都城平均海拔10余米,如果由白浮泉采取直线引水向东南入大都,其间所经沙河与清河河谷的高度还都不足40米,也就是说,还在大都城的平均海拔以下,因此,白浮泉水一旦引入沙河或清河,势必顺流东下,不可能再引入大都。郭守敬所采取的引水路线,虽然向西绕行了一个圈子,却正好保持了渠道坡度在海拔50米以上的山麓带逐渐下降的趋势,一直到入城之处,这才开始下降到海拔50米以下。这条引水渠道在瓮山泊以北,紧傍西山山麓南行,因为自此以东,即是清河河谷的上游,其海拔高度皆在50米以下,瓮山泊本身也正好处于50米等高线上。郭守敬远自昌平引入,而一定要经过瓮山就是这个道理。今后要从“北京湾”的北部引入首都,其引水路线除非另有设计可以跨越沙河与清河的河谷外,还必须参考白浮堰的故事。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于古人掌握微小地形的精确程度,不能不表示惊异。

 

   (资料来源:北京文史研究馆、通州区政府联合召开了“北京通州首届运河文化研讨会”,年届90高龄的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整理了论文《古代北京运河的开凿和衰落》,后发表在《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第4期,第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