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运输经济而省力,因此很早便得到了利用。春秋战国时期,鉴于水道交通受相对封闭的自然水系的制约,人们开始设法开凿运河,沟通本来不太联贯的水道,使舟楫得以直接往返。自此以后,历代皇朝都开挖运河,发展水运。但直至隋朝以前这些运河的规模都不大,且时兴时废,没有形成一个水运的系统,因此,我们将这个阶段的运河称为早期运河。早期运河开挖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战争的需要;二是出于京城运输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吴在江淮太湖地区,楚在汉水和云梦诸湖泊间,魏在黄河以南的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齐在山东淄、济等地,都开凿了河渠,以通水运。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沟和鸿沟。秦代虽时间较短,所开灵渠虽只是战争需要,但在中国水路交通史上都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西汉国力强盛,每年要从关东地区调运大批粮食,于是“漕运”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手段登上历史舞台,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漕运”除利用自然水系之外,更要靠运河将其连成一个水路交通网。东汉开挖运河的规模相对较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运河的发展进入缓慢期。东汉末到三国时,曹魏政权曾修挖过白沟、睢阳、利漕、成国等运渠。孙吴都建业(今南京),除利用长江、太湖等水利外,也开凿过破冈渎,整修过江南运河、胥溪水道过江至巢肥运道等;蜀汉则利用长江干支流并大力维修成都平原的平郫江和流江水网等。东晋与南北朝时,南方政权都建康,江南水运大致按孙吴时规模发展;北魏都洛阳,向东、北两面运输,大致也因袭曹魏布局。

   
    一、早期运河简介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的作者对当时有人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建一个水路交通网的想法作了系统的说明。理想是把统一后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国都设在冀州南部距离黄河不远的地方,其他八州的贡赋都可以通过水路运抵都城。说明当时社会对水路运输的重视。但根据中国的自然水道都是东西走向的具体情况,南北交通很难或无法通过水路实现。
    大约在氏族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便已懂得用人力开挖沟渠、治理水患。《国语》说禹“疏川导滞,钟水丰物”,《论语》说禹“尽力乎沟洫”。都是说大禹曾经开挖沟渠、疏导川流积水,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禹当时使用极其简陋的木石工具,只是将阻挡洪水的高地掘通,以便使水流通过而已,但这也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人工沟渠了。商代甲骨文中有“田巛”字,乃田间灌概用的水沟,这些水沟自然也是人工挖掘的。到了西周,《诗经》中便经常有关于人工引水灌溉的诗句。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冶铁技术的发明,铁制工具的使用,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成为可能,于是最早的人工运河产生了。
    (一)楚国的运河
楚庄王时(前613-前591),孙叔敖曾经“激沮水作云楚大泽之地”,沮水由今湖北远安县向东南,流经当阳县,至江陵西流入长江。当阳地区乃一水泽之国,就其近岸之处加以修整,以便通行舟楫,这项水利工程便具有运河的性质了。
    (二)邗沟与荷水的开凿
    邗沟是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开凿了一条南接长江,北入淮水的运河。虽屡屡改道整修,一直是沟通江淮的主要运河。开邗沟后三年,吴又在“商鲁之间”开了一条运河,名曰荷水,将沂水(泗水支流)、古济水连通。于是吴兵船只便可从长江出发,由邗沟北上经泗水,再由荷水通济水至黄河。
    由于海上风急浪险,行船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吴王夫差总结了伍子胥开挖运河的经验,在其即位的第10年,便开始开凿由大江直达淮水的运河。
    在开凿运河的时候,夫差在运河入江处修筑了一座城池,名叫邗,运河因城得名,称之邗沟。古邗城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三)鸿沟的开凿与中原水运网的形成
    战国时代的魏惠王(前369~前319在位)于公元前360年在黄河以南开凿运河—大沟。大沟运河是从今河南原阳县北引河水南行,横过济水,注入今郑州市与中牟县之间的圃田泽,后又引圃田泽水东流,把大沟运河延伸到大梁城北,绕过大梁城东折而南行至陈(河南淮阳)流入颍水,下流注入淮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鸿沟是从今河南省荥阳县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水东流的,其源头是黄河。在黄淮平原形成以鸿沟为主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运河网。这条运河不仅对当时的船运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而且可以灌溉农田,使鸿沟流域成为农业丰产区。
    鸿沟的支流有睢水、涡水、涣水、汝水等等。
    (四)淄济之间和成都的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除吴国、魏国大规模开挖运河之外,齐国和秦国也都有运河开凿。
    齐国开挖的运河位于淄水和济水之间,是沟通淄水和济水的河道。据史念海先生考证,沟通淄济之间运河的开通,不会迟于战国末年。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蜀人就已经通过开挖运河的方法对泯江进行了治理。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之交,蜀国有一个叫开明的人为相,他在泯江出山处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沟通了泯江与沱江,使泯江之水一部分流入沱江。
    秦昭王时,李将为蜀郡守,他总结前人治水经验,泯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修建了以都江堰为中心的集防洪、灌溉、航运为一体的水利工程。虽以灌溉为主,但可以行舟,因此,也可以将此归入运河之列。
    (五)秦开灵渠
    在统一岭南时,为转运粮饷,秦的监御史名叫禄的,率士卒在今广西兴安县,截断了湘江上游,另开两条分水渠,一条较短,为北渠,引水七分,绕道再入湘江;另一条长达三十三公里,为南渠,引水三分另入漓江。南渠就是著名于世的灵渠。当时有首民谣说“兴安高万丈,水把两头流”,就是描述灵渠情况的。灵渠修在山上,利用若干水闸以保持水量。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灵渠上的水闸的使用,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
    (六)西汉时期的运河
    汉武帝时期的运河大都是为漕运粮食而开挖的。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短武帝听从郑当时的建议,令著名水工徐伯,率领民工数万人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漕在渭河南岸,傍渭东行,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附近注入黄河,全长100多公里。漕渠是人工开凿的渠道,渠直水深,便于行船。漕渠开通后,大大缩了运输时间,同时,也灌溉了两岸万顷农田。另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滹沱水和漳水之间今河北省中间有一条大白渠是一条人工运河,斯氵交水也是一条人工河。
    (七)东汉时期的运河。
    东汉一代,国力不如西汉强盛,政治经济政策抱守残缺,在开凿运河的气魄上远不如西汉,主要利用和疏浚一些旧河道,也开挖了一些小型运河和新的漕运渠道。至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大司空张纯在洛阳城西南新开一条渠道名叫阳渠。阳渠水源主要依赖洛水,又纳入了谷水,水量大,漕船畅通无阻,使黄河与淮河之间的运河又向西扩展,形成了西起洛阳,经阳渠,连接黄河,汴渠的新的水运航线,把洛阳同中原和江淮等经济区域密切地联系起来。
    东汉中期曾对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进行过一次改造。
    (八)魏晋南北朝时期运河的开凿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运河遭受极大破坏,特别是作为运河枢纽的汴渠,漕舟已被狼烟吞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讨,于公元202年重使中原统一,他苦心经营以许昌为中心的根据地,为实现其政治目的,有计划地开挖了数条运河。
    ①睢阳渠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载:“建安七年,春正月,公(指曹操)军谯……遂至浚仪,治睢阳渠……”由此可知,睢阳渠是曹操在与袁绍决战以前,为进军官渡而修治的一段运河。对旧渠道加以改造,以利于与袁绍进行决战。这也是曹操连续不断地开挖运河,兴修水利的序幕或开端。
    ②白沟
    白沟的开挖对于曹魏政权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白沟东北流,使漕运可由此通洹水,再沿洹水直逼袁氏根据地邺城,曹操进行攻邺取袁的战争已无军粮不继之忧。二是白沟的挖通,为日后整个华北平原运河水系的形成,确定了一个恰当的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③平虏渠和泉州渠
    这两条运河,是为彻底消灭袁氏孑遗,稳定北方而开凿的。
    随后又由泉州渠向东沿海边又开挖了一条运河,世称新河。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开挖了利漕渠、广漕渠、淮阳渠和百尺渠、成国渠。除上述重要人工运河外,曹魏政权还先后修整过汴渠、邗沟等古运河河道。
    2、孙吴的运河
    与曹魏相比,孙吴地理环境优越,在水利交通和灌溉屯田方面有所凭依和因循,运河的开挖和兴修水利较为保守,远不如魏国兴盛。但为了自身的政治军事利益,也相继疏浚、开挖了一些人工水道,对中国古代运河网络的发展,是有一定建树和贡献的。
    ①东渠
    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开凿。工程虽不大,但确能调解孙吴都城建业的洪涝,对于稳定京师,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破冈渎。亦称句容道,这是孙吴政权开凿的最著名的人工运河,史籍中对此记载颇多。是赤乌八年孙权派校尉陈勋开挖的从句容到云阳的一条运河。
    丹阳水道:即是对后来的江南运河的北段进行开挖。
    3、两晋南北朝的运河
    西晋政治腐朽,经历了全国统一的短暂安定之后,便发生了社会动荡,所以在修挖运河方面没有多大建树。从十六国至北朝末200多年间,黄河流域的运河开挖工程几乎陷于停滞状态。东晋南朝,均立国江南,倾注于农田开垦,对水运事业只是整修利用,缺少创建性举措。综而观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运河及水利工程不外乎以下几个类型:一是江汉漕河的凿竣。二是改建邗沟,三是整修泗水河道,四是开挖浙东运河。除以上四项重要的运河开挖治理工程外,两晋南北朝时还有一些零星的河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