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具江南特色的建筑有哪些,那这座清名桥一定榜上有名。
因为靠水路运输的原因,江南的民居常常伴水,所以江南的古镇少不了河,有了河也就有了桥,桥是江南古镇的一大特色。在喧嚣的城市里呆久了总想着到乡村找个悠闲的古镇去住上几天,在宁静中品味一下那种古老的感觉,其实在城市里也能找到象清明桥这样能让你勾起回忆的地方,这是我去年初春拍的一组照片。 古运河上清名桥 在邑城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有一座全用花岗岩构筑,采取“多铰拱”砌拱榫卯而不用灰浆,桥形雄伟减观的单孔石拱桥,这就是无锡城现存规模最大和最为完整的古桥梁建筑、名闻中外的清名桥。 清名桥原名清宁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当地乡绅秦太清与其弟秦太宁出资所建。近代秦铭光撰的《锡山风土竹枝词》中载有“太清公·太宁公兄弟两同建”。当地百姓传说,当太清年高80,太宁年过古稀,大办寿宴之时,当众宣布接受寿金,连同历年累积的几大罐钱财,在南门古运河上建座大桥,方便面北行人与贷物搬运。桥成,百姓不忘秦氏兄弟俩造福地方,起名为“清宁桥”。 二百多年后的道光年间(1851),因避皇帝“ 宁”名讳,改称现桥。同西侧券石上竖刻的四价楷书简要地记叙了清名桥改名经过。现在的清名桥,是清朝同治八年(1869)重造的。桥长43.3米,宽5.5米,桥高8.5米,桥孔跨度达12米。桥西36级,桥东37级,行人和自行车可由南北两翼拾级而上。1983年在桥东南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方为乾隆31年(1766)邑人雍正进士、礼部侍郎邹一桂撰文的“重修清宁桥记”,一方为同治九年(1870)“修建清名桥记”,均完好无损。后将碑移至桥之西北堍,建亭以存古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