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开掘于隋炀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南起余杭(今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达于涿郡(今北京市)。隋唐时期,它的总长度约2100公里。隋代运河分为4段,黄河之北为永济渠;洛阳经徐州至淮河段称为通济渠;淮河至长江的一段称为江淮运河,即邗沟;长江直至杭州的一段为江南运河。因洛阳至淮安的通济渠是由汴河、泗河疏浚连接而成,故有的文献也将其称之为汴河。到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它被改线山东,成为直道。运河北起元大都城外(今北京积水潭),南至杭州拱宸桥,全长缩短为1816公里。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许多王朝赖以漕运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古代经济交流的生命线。

据文献记载,隋炀帝开凿运河后的10余年间,人们并没有体会到京杭运河的好处。自唐代以迄明清,运河漕路得以充分利用,成为国计民生不可须臾离开的生命河。《新唐书·食货三》说:“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于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以运河转输江南之粟成为保障京师供应的重要出路。元代建国都于大都,也依赖江南粮米。《元史》云:“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运,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

从历代运往京师的漕米供应数量来看,运河交通对于繁荣京畿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史籍记载,唐玄宗时期,在运河沿岸建仓,分段漕运,再转运长安,“凡三岁,漕七百万石”,比陆运节省“佣钱三十万缗”,每年漕运量在200万石以上。宋代建国都于汴京(今开封),至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定汴河漕量,“岁额六百万石”,汴河即淮河至开封运河。元代晚期,由运河转海运,每年至京师的粮食近300万石。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漕运进京的粮食就达500万石以上。成化八年(1472年),漕粮北达“始定四百万石,自后以为常。”清代漕运量虽有的年份有所增加,但大多年份的运量仍维持在400万石左右,但其他品种的输送量则大有增加,如南方的毛竹、木材、茶叶、白糖、丝绸等。运河的畅通也给客船提供了便捷,降低了旅费。隋唐以迄明清,里闾平民、商贾士绅、达官墨客,直至皇亲国戚、帝王将相,凡远程外出也喜欢借运河水利之便,扬帆代步。

正因为京杭运河对京师供给、大宗运输、经济交流、百姓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朝廷都将运河的畅通视为“社稷之要”,并置衙设官,投以巨资,颁行律令,严加管理。

历代设置的管理机构大致有三种:一是河道管理机构,二是漕运管理机构,三是兵防机构。三种机构有分、有合、有联系,也有着各自的职能。兹将运河防务作一探讨,以就教于诸位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