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文物部门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省考古所等单位完成《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和分水龙王庙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多平方米,理清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遗址三组建筑的平面布局,清理出20通明清时期的重要碑刻。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的陶器、瓷器、玉器、陶石建筑构件、铜钱、船上用具、及石驳岸、闸门构件等。考古發掘確定了南岸大堤、石駁者石剝節岸、海漫石與北岸磚石大堤的位置、走向與結構,清理了邢通鬥門、木樁擋板痕跡與埽工痕跡,對引汶入運分水口設施進行了清理,考古學家對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的航運、引水、分水、蓄水的功能與設施有了初步的認識,明確了利用戴村壩截引小汶河水、用分水口與石駁岸形狀與結構相結合對來水實現頂衝、分水、南北分流的水工技術成就。對龍王廟古建築群,特別是最西側的白大王廟等建築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清理發掘。通過對每組建築期別的劃分,對不同時的建築布局、結構及其性質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石驳岸:文献记载明永乐17年建分水石驳岸,东西长220米、高6米。据乾隆运河舆图,石驳岸西起邢通斗门。在邢通斗门东10米的TG4南端发现石驳岸痕迹,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前的TG3内保存有石驳岸石墙,建筑群东的TG6内残存石驳岸痕迹。与六十年代照片对应,将石驳岸的位置走向清晰的勾勒出来。其基本构造是在南岸下深挖的河道内垒砌宽厚石墙,外侧用三合土夯打结实,平面呈曲线形,对引入的小汶河来水起到顶冲、化解与分水的作用。

石驳岸(由北向南)

    海漫石:位于运河南岸,在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前发现较长的一段,顺河向东还有零星发现。用宽大石板平铺而成,石板间接缝宽松,可能是长期使用破坏形成。石板顶面踩踏光滑,为人们长期行走而成。海漫石向南延伸至龙王庙建筑群下,时代早于建筑群。可能是早期石驳岸的顶面。

    南岸大堤:在TG4的南部解剖确定运河的南岸大堤。用花土、淤土夯打而成,大堤的北侧原有石块垒砌的石驳岸,被后期破坏仅存起石沟槽,大堤南侧不断加宽加高。南岸大堤到北岸弘治十年砖石大堤宽41米,比北岸砖石大堤高2.7米左右。南岸大堤南邻南旺湖,沿用至今。

    邢通斗门:在南岸大堤上、TG4西侧10米,东距白大王庙西墙45米处,清理发掘斗门一处。构筑斗门的石头被起走,仅残存深宽豁口,底部东西宽7.25米、深5.5米。沟槽的底部残存直立木桩5根,东西两侧残存砌筑斗门用石头数块,外侧有夯打结实的白灰三合土。复原其构造,在南岸大堤上预留或挖出沟槽,底部砸立木桩做基础,上铺斗门底部石板、砌筑两侧石墙,外用三合土加固结实。在斗门两侧石墙口槽中下放木板形成闸门。其作用是沟通运河与南旺湖,进行引水或排水。与乾隆南旺运河舆图对照,应为邢通斗门。

邢通斗门(由西向东)

    砖石堤岸:运河北岸分水口以西,用斜立石板深入河泥中或平铺石板作基础,上平铺顺砖逐层内收,顶压平铺石板形成砖石堤岸。砖上有铭文,应为明弘治十年(1497)或其后构筑。现存东西400余米。

砖石堤岸

    石筑台阶码头:在TG5内运河北岸砖石大堤上发现条石垒砌的台阶码头一座,与砖石大堤一起垒砌而成。已清理14层台阶,宽2.05米,高1.5米。逐层向内斜收,形成堤岸向内嵌入式小码头。

    石砌分水口设施:位于汶运交汇处小汶河口两侧,向南相隔50米与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相对。用大石板垒砌成喇叭形分水口,存石板五层,用石板平铺向上逐层内收。西侧仅存拐角处一段,长9.5米;东侧保存较好,残长60余米。分水口东南角呈120度南拐。分水口东西拐角处宽64米。

    木桩挡板遗迹:在砖石堤岸南侧河道内,发现成排的木桩挡板痕迹。距离北侧砖石堤岸11米至13米。其基本构造:在河滩淤泥中砸入成排的木桩,木桩直径十几厘米,间距50厘米左右。在成排木桩的北侧,挡立加工规整的长条形方木,方木的两端有槽口相衔接,每块木板的上下侧雕凿有未透的间距25厘米长方形榫孔,用木钉卯上下连接,形成坚固结实的木板墙。其用途是挡北侧流沙或立木桩木板后将南侧河道清淤加深。应为挡沙板或缕水小堤。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岸,坐南朝北,与引汶入运的小汶河口相对,由东西并列的四组建筑组成。东部的分水龙王庙基址可以分为三期,与文献或碑刻记载的多次重修相对应。祠堂建筑可以分为三期,其早期遗迹现象较少,中期应为一花园式院落,晚期修建为祭祀用祠堂建筑。西侧的白大王庙仅有房屋三间、砖铺引道、长方形院落。在龙王庙的北侧清理发现排水沟一条、旗杆遗迹一处。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万里长城、金字塔、佛加大佛塔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成为历史陈迹,唯独京杭大运河,却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已被列入国家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