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生生流不息。航道中,流淌的是奔流不息的运河水,传递的是延绵千年的运河情!

成长在大运河畔,拱宸桥小学的少年们与滔滔运河水分外亲近。在他们眼中,运河既熟悉,又神秘,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让人燃起探索的渴望。为了满足这份渴望,拱宸桥小学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厚的教育资源,成立了红领巾小社团——“运河文化研究院”。4月26日至4月30日,拱小的32名学生研究员在4名老师带领下,乘坐飞机,前往大运河的北起点——古都北京,开始为期5天的体验活动。

 

这样的活动自研究院成立以来,已经是第7次了。而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京杭大运河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得这一次的“千年运河千里行”活动更具有特别意义。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小研究员们会用怎样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运河行,运河情呢?

 

 

旗帜随我走运河

临出发之际,拱小大队部辅导员马瑛老师向小研究员们授旗,一面绣着“运河文化研究院”字样的大旗随着队员们踏上旅途,一同走上这趟运河之行。

 

第一天,他们乘坐飞机来到北京,第一站便是通州。通州区运河小学与拱宸桥小学多次联谊,这次,小研究员们也来到这里。他们观摩该校学生的课堂,与这些通州的小学生交朋友。

 

5

天的时间里,他们沿着运河,走访、游览、参观了许多地方。有中国历史殿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瑰宝——故宫、分水龙王庙、太白楼、盘门、寒山寺、宝带桥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特别是前往八达岭长城,让小研究员们印象非常深刻。五(1)班的余睿哲同学在日志中写道:“八达岭长城十分雄伟壮观,一段连着一段。上坡非常陡峭,得扶着栏杆吃力地爬上去。下坡的台阶就像竖着的,一不小心可能会滚下去。我的手抓紧栏杆,眼睛向前看,给自己打气,闯过了这个难关。”

 

 

就这样,运河文化研究院的旗帜也随着研究员们的脚步,插在了长城上,插在了天安门广场上,插在了寒山寺旁,插在了宝带桥边……旗帜见证了拱小少年眼界的开拓,意志的突破,精神的升华!

 

科研少年真风采

“千年运河千里行”并不是一趟单纯的旅游,更重要的是感受运河文化、追寻运河踪迹,完成运河研究目标。小研究员们时而乘车,时而徒步,采集南北运河各段水样,对比分析,为拱墅区环保部门提供相关水样;撰写考察体验日记,完成行程调查报告;分发传单和画册,宣传杭州、宣传拱墅、宣传杭州运河文化。

当然,出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采集水样,小研究员们要在各个河段取水。这个危险系数不能小视,瞧,随性的老师看得紧紧的,随时把自己当成一条“安全绳”。

 

“千里运河千里行”——一次难能可贵的实践体验,拱小少年们在生活中研究,在社会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研究“运河文化”的同时培养自己“探究性学习”的品质,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千里运河千里行”为拱小少年们打开了一扇独特的大门:离开父母,让他们发现、锻炼自己的生活独立能力;身负使命,让他们培养、锤炼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面对社会,让他们增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也许这趟行程没有普通旅游的舒适、休闲,但一定充满着动脑研究的乐趣、体验生活的乐趣、挑战自我的乐趣、实现价值的乐趣……

 

巍巍拱宸桥,悠悠运河水,桥头来,河上走……古桥畔,新一代的运河骄子们正茁壮成长,传承了大运河的文化,秉承着大运河的意志,大步迈向广阔而崭新的世界!

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

吴月婷